“右腿比左腿粗一大圈,走路沉得像灌了铅金惠配资,夏天连裙子都不敢穿。”这是50岁左右的李女士(化名)近九年来的生活常态。九年前,她因宫颈癌接受手术和盆腔放射治疗,癌症虽得到控制,右腿却渐渐肿了起来,且一年比一年严重,最终成了困扰生活的“象腿”。
术前 图源/重医附二院
九年间,李女士和家人跑遍多家医院,尝试各种保守治疗,可肿胀不仅没缓解,反而愈发严重,连鞋子都得买不同尺码。就在她近乎绝望时,听说重医附二院血管外科在周围血管及淋巴疾病诊疗方面很有经验,便慕名前往求助。
接诊后,血管外科陈以宽教授和张明逸博士团队仔细了解李女士的病史,为她做了全面检查,最终确诊她患上的是“继发性淋巴水肿”。原来,9年前李女士因宫颈癌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及放疗,术后金惠配资不久右腿开始持续肿胀,慢慢让腿变粗、皮肤变硬。
术后 图源/重医附二院
“淋巴系统好比人体的排水系统,淋巴结切除后,淋巴液回流受阻,高蛋白液体在组织间隙堆积,导致肢体不断增粗纤维化。”血管外科陈以宽教授解释,考虑到李女士病情已达淋巴水肿III期,保守治疗无效,团队经过反复讨论,决定采用“抽吸减容+显微吻合”组合术式:一期手术先行淋巴水肿抽吸治疗,清除腿部增生纤维和脂肪组织,减轻腿部负担;二期手术通过高倍显微镜,将深部淋巴管与邻近细如发丝的静脉缝合,给淤滞的淋巴液搭条新通道,从根本上解决回流难题(深部淋巴管-静脉吻合术LVA)。
术后,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,李女士腿围明显缩减,长期紧绷的皮肤恢复柔软,终于穿上九年来的第一双对称尺码的鞋,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。
陈以宽教授和张明逸博士提醒,继发性淋巴水肿是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,早期发现后可通过弹力消肿等方式干预,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干预。此次采用的LVA术式属于微创技术,创伤小、恢复快,但需严格评估淋巴管功能,术后仍需坚持穿戴压力袜,巩固疗效。
此次手术的成功,不仅帮李女士摆脱了九年的痛苦,也展现了重医附二院血管外科在淋巴水肿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,更为众多有类似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。
专家简介
陈以宽:科室副主任、主任医师、教授
擅长:周围血管介入及开放手术、腹壁疝腹腔镜手术、后腹膜肿瘤手术。
门诊时间:
每周一上午(渝中院区);每周二上午(江南院区)
张明逸:主治医师
擅长:下肢静脉曲张、血管畸形、腹股沟疝的微创治疗,以及胸腹主动脉瘤,胸腹主动脉夹层,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,糖尿病足,颈动脉狭窄疾病,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综合微创诊治。
门诊时间:每周三全天(渝中院区)
(文/向秋月 张明逸) 金惠配资
上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